第零章 导言
请留意本文的版权说明。
在上个月(2019.4),我和心理办公室的老师曾经一起探讨过性别认同这个问题。现在将我们讨论出的结果呈现在讲稿中,讲演给各位同学。
注意:这里的异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异化范畴不是一样的概念。
随着社会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人在性别上开始走向自身的“反面”,因此,研究这一现象,不仅是理论的必要,而且也是现实的必要。
性别认同(或称性别同一性)是对自身性别的正确认识,即掌握自己的性属性或相应的作用。
第一章 初识身边的性别认同问题
我们的身边不乏有性别认同问题的存在。比如在GitHub上有一个非常有名的项目——这是目前GitHub上已知的最大的女装资料库,而且有人正在利用其来开发一个女装识别器。
你是否参加过各类漫展?
你身边是否有很娘的男生或者很Man的女生?
下面展示一张图片:
这都是我们身边的性别认同问题。为了叙述方便,我们约定,将存在性别认同的人划为性别异化的范畴。
这里的异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异化范畴不是一样的概念。
第二章 舆论
公众舆论是怎么对待这些可怜的性别异化者呢?一般来说,有如下的说法:
可爱的男孩子什么的最棒啦!
这明显是对性别异化的一种支持。
不男不女
这明显是一种尖锐的批评。
第三章 理论
有的同学可能会有疑惑:
我们这是心理学的论坛,讲哲学干什么呢?
哲学是最抽象的科学,因而也是应用最广的科学。因此,使用哲学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工作是很好的。再说,心理学本身就是脱胎于哲学,正所谓:
哲心不分家。
我们务必先理解一下唯物辩证法的两个观点。
第一节 特殊性和普遍性
绝不能以特殊性否定普遍性。这个观点的证明是否复杂,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理解。
结合人类的认识规律。人类认识事物一定遵循着“从特殊到一般”,由特殊本质归纳出普遍本质。《论“数学抽象”的基本特征》(载于《数学通讯》(下半月)2019第一期)一文指出:
数学对象并不是没有内容的,也不是与现实世界毫无关系的,从本源上来说,许多数学对象来自于现实世界。在某一数学对象及其理论被数学家创造出来之后,就像现实世界客观存在的事物一样具有一定的客观属性。另一方面,表现为数学概念,数学理论等的数学抽象的产物,其所蕴含的数学内容是有与其数学基础与逻辑保障的,并不断受到数学共同体的检验从这个角度而言,数学抽象具有一定的客观性。
新的特殊存在的发现是对现有的集合体的批判。我们可以从历史中找到很多的例子,例如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无理数的争论,虚数的引入等等。这些新的数的发现都使得其时的数体系受到批判,从而变得更加完整了。
以特殊性否定普遍性是形而上学的做法。
一次函数是函数,那么二次函数是吗?答案是肯定的。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都是函数的特殊形式,而函数的一般形式则是两集和间的映射关系。除了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外,还有更多更多的函数:
- (莫比乌斯函数)
- (欧拉函数)
难道能用一次函数的特殊性否定了函数的一般性质吗?明显是不行的。如果以特殊性否定了一般性,那么抽象也就不存在了,作为抽象的抽象的数学也就不存在了。
第二节 对立统一规律及方法论。唯物辩证法
我们不打算把整个辩证法讲完,甚至不打算把整个对立统一规律讲完——因为辩证法及其三大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很重要的一块,没有几年的时间是很难完全掌握的。不过,我们可以了解一些方法论的理论,来丰富我们的方法。由于时间关系,我们甚至连矛盾这一重要的哲学范畴也不进行介绍。但是应该强调的是,作为哲学范畴的“矛盾”和作为逻辑学范畴的“矛盾”的意义是不同的。前者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,后者则是逻辑上的“自相矛盾”。
注意术语的内在含义。
两点论
在一个事物中,不可能只含有一对矛盾。既然矛盾有很多,那么就一定存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分。主要矛盾就是对事物的运动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,即处主导地位的矛盾。而其他的矛盾是次要矛盾。
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也是一对矛盾。也遵循三大规律。
方法论:
- 认识、改造事物要抓住重点,集中力量去解决主要矛盾。
- 要统筹兼顾,恰当处理次要矛盾。
重点论
每一矛盾中的两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。其中,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,起着主导作用,而另一方则处于被支配地位。前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,后者是矛盾的次要方面。
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。
方法论:
- 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,又要善于区分主流和支流。
矛盾的主次之分、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。
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。
第四章 服务于实践的哲学
理论源于实践,又终将回归实践。在理解了第三章中阐述的辩证法强调的方法论后,我们终于可以把哲学应用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了。正如卡尔·马克思所说:
“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,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。”——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》
首先我们应当明确:性别异化究竟合不合理?我们十分厌恶黑格尔的热昏胡话:
“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;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。”——《法哲学原理》序
我们直接看弗里德里希·恩格斯是怎么说的吧:
“这显然是把现存的一切神圣化,是在哲学上替专制制度、替警察国家、替王室司法、替书报检查制度祝福。弗里德里希—威廉三世是这样想的,他的臣民也是这样想的。但是,在黑格尔看来,凡是现存的决非无条件地也是现实的。在他看来,现实的属性仅仅属于那同时是必然的东西……”——《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》
根据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理论,我们可以得出:个人的装束、举止和其性别来说没有任何关系。因为个人的装束、举止是特殊的,而性别的本质是第一性征。
不过,也不乏有陷入性别异化困境而想改变现状的人。对于这种想改变自己的人,我们也有一套理论来帮助他们。
首先,我们对性别异化者进行矛盾分析。由于时间有限,我在这里只列出我的分析结果,证明过程略。
主要矛盾:理想与现实的矛盾——成为异性的理想和自身是非异性的现实的矛盾。
次要矛盾:理想与现实的矛盾——渴望他人肯定的理想和他人否定的现实的矛盾。
那么,根据两点论,我们要着重处理主要矛盾。怎么样才可以消灭矛盾呢?——只需要毁灭任一对立面即可。又根据两点论,我们应当先处理矛盾的主要方面,我认为,主要矛盾的两方面是:
- 主要方面:理想
- 次要方面:现实
很显然,矛盾是由理想的产生而产生——因为现实一直都是这样,几乎不产生变化,故对矛盾的影响是很小的。
下面讨论如何消灭理想。
其实问题也很简单——通过一些外在的刺激,使TA对这种理想产生厌恶,那么理想就被自己否定了。比如,对于女装成瘾的男生,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手段,比如把女装和不好的东西联系在一起,使其对女装产生厌恶。(在应用心理学中称为厌恶疗法)当然,作为科学的哲学对具体的细节并不感兴趣——事实上,我们根本无法预见它们,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
但是,也有人选择否定现实。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,易性是现实的。通过易性术来达到否定现实的目的也是解决矛盾一种手段。不过,实践证明,大部分患者在易性后会产生后悔的心理,因此我们不推荐这么做——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的。
同时,我们还要顾及到次要矛盾。作为患者的同学朋友,我们应当积极地帮助TA逃离这种性别异化的状态,而不是去嘲笑,歧视TA。
第五章 尾声
这次讲演的主题是哲学,而不是心理学。我只是借着五二五这个机会向大家宣传一些基本的哲学思想。希望这些思想理论可以对大家平时的生活工作——实践带来方便。